全部

蹲点日记|44路公交车开进马家沟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作者:

2023-11-08 08:28:11

秋色斑斓,粉墙黛瓦,时下的博山镇宛如一幅缤纷多彩的油画。

38公里,44个站点,每天18个车次……往返于博山客运站与马家沟村,它是周围3个村子里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解决了沿途村庄700户2000余名村民出行问题,就医、务工、上学、销售农产品,44路公交车让“家门口乘车”的愿望成为现实,串起一幅38公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日前,记者跟随44路公交车,体验了这一段幸福路程,感受农村公共交通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一来一去,这就是山里的烟火气”

早晨6点,晨曦微露,阵阵薄雾在空气中飘散。

马家沟站台上,等候公交车的村民已经有十多人,每人都带着大大小小的编织袋、水桶或竹篮子,里面装着各种农产品。公交车一进站,驾驶员郑健就乐呵呵地与村民们打招呼,聊天之余还不忘帮助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拎菜。不一会儿,大包小包的农产品塞满了公交车厢,地瓜、苹果、小米、土豆……各式农产品散发出浓浓的烟火气。

原来,当天正逢博山大集,村民们赶集卖货的心早已按捺不住。

“走啦!走啦!大伙儿坐稳当呐!”清晨6点10分,郑健吆喝了一声。

一路上,轻快的“幸福卡”提示音此起彼伏。从始发站出车后,一路走来,车上乘客越来越多,下山卖货的村民显得非常熟络,一上车就是家长里短,车厢内变得热闹起来。

自从有了这辆公交车,马家沟村71岁的刘守利和几个老伙计可有得忙了。一到大集他们天不亮就背着装满“心血”的白色编织袋,坐44路车进城去卖菜。他说,自己闲不住就爱种点菜,吃不了就坐车去卖掉,挣个零花钱,还能给子女减轻负担。

在车厢一侧,一捆捆绿油油的韭菜、菠菜分外鲜亮。63岁的谢加青笑盈盈地告诉记者:“这趟车真是太方便了!一大早我先进城给闺女送菜,下午接完孙子放学回家,再坐着44路回结老峪给老伴做饭,啥事也不耽误!”44路公交车,开启了她的全新老年生活。

“对于村里的老百姓来说,赶集离不开卖和买。”在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加强看来,公交线路进村,在改变当地群众出行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方式。谢加强告诉记者,近些年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家里还有一亩或几分地,可以种一些蔬菜粮食,平时除了够自家吃用,还有不少剩余,老人们一般都会拿到集市上去卖,收入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可以贴补家用。

他说,“一来一去,这就是山里的烟火气。”

“村口坐公交,抬脚就进城”

过去村里没有公交车,老百姓想进城,主要靠摩托车或者搭顺风面包车才能进城,现在则不同于以往,出门就能坐上新能源公交车。

翟利本是一名退役军人,忙完家里农活便常年在城区建筑工地打零工。他告诉记者,过去到博山城区务工,光来回车费就得十几块钱。如今,出门直接坐上44路就到博山客运站,作为退役军人还可以享受全市范围内免费乘车待遇。

44路公交车开通于1983年4月,起初为个体承包运营,2018年6月,由淄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博山分公司集约化运营,经过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深受村民们欢迎。这条线路全程38公里,票价按照分段计费,全程票价7元,一个小时的车程,连接山上与山下,让村庄和城市的联系愈发紧密。

公交线路延伸“一小步”,村民出行更便利。“这条线路最大特点就是‘一绕一进’。‘一绕’,是指绕行朱家庄村4公里,解决了大山深处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一进’,为进双拥站两公里,极大方便了驻地武警官兵出行。”采访中,淄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博山分公司负责人国鹏表示, 44路公交车只是城乡公交线网优化调整的一个小小缩影,全程30公里的17路进淄井村和芦家台村、全程27公里的68路进水峪和响泉村、全程14公里的49路进乐疃村……整个博山区偏远村庄享受到公交出行便利的群众越来越多。

“孩子们上学方便了,家长们也更放心了。”谢加强说,每周六下午或节假日放假,马家沟村乘坐44路回家的学生人数也不少。为此,博山分公司还特意根据学生放学时间,将44路博山客运站点下午4点10分延后至下午4点20分,方便更多家在山区的淄博一中、博山区实验中学学生乘车。

这条线路既省去了老人们来回奔波的艰辛,也让在外工作的子女多了几分安心。9时30分,车辆驶入下庄南站。68岁的朱玉梅踩着公交车到站的时间,在老伴儿的陪同下,赶着去城区医院做针灸,一周两次,上午跟车去,下午随车回,“村口坐公交,抬脚就进城。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想去哪去哪。”朴实的言语,透露出的是满满的感激。

公交进村带来的便利生活对朱玉梅这一辈人来说,非常满足。

“路畅业兴,日子越过越红火”

金秋十月,在马家沟村民刘兆国的果园里,漫山遍野都是红艳艳的苹果,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来自博山城区的几名游客徜徉在苹果园,正体验采摘乐趣。“我们早就听说这里的苹果好吃,喊上三五好友趁着好天气坐着公交车就来了。”正在采摘的颜宏咬了一口手里的苹果,直夸“好吃!好吃!”

通了公交,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的便捷,还有城市和乡村的融合;不只是让村里人走出去,也让更多城里人走进来。马家沟村位于鲁山西南麓,海拔高度在450米以上,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通透性好,结出来的果子口感清脆甘甜、皮薄个大、营养丰富,颇受欢迎。

一条公交线路改变了一个村庄。这是马家沟村村民最真切的感受。

刘兆国今年48岁,种苹果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现在家里还有十几亩苹果园。“路畅业兴,这日子越过越红火。”他告诉记者,前些年,想要的物资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现在路好了,交通方便了,农产品自然不愁销路,好东西也能卖上个好价钱。每到周末、节假日,自驾游、乘坐公交车采摘游客也越来越多。

进出有好路、产业有出路。44路公交车还途经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杏花村”朱南村等景点,不仅延伸了城郊交通网络,还串联起沿途旅游资源,演绎出美丽乡村共富新图景。

近年来,博山区“四好农村路”连片成网,极大地缩短了往返城乡的时空距离。为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博山区交通运输局以“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为方向,建成了内通外畅、安全高效、支撑有力的农村路网体系。同时,还积极探索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城市公交线路加速向乡村延伸。截至目前,全区投入新能源车辆200部以上,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

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刘兆国一边喜滋滋地向记者介绍,“顺着这条水泥路就能直接进果园,游客就认咱们园里的苹果,香甜爽脆,就是好吃。”他说,“光是这一片果园每年能产 5000斤左右,采摘价3元到3.5元一斤,很快就摘完了。” 刘兆国实现了“坐收地利”。

一条公交线路开进了大山,也开进了村民的心坎里。从刘兆国幸福的笑容里,看到别样红的不只是红彤彤的苹果,还有百姓们红火的好日子。

记者 董娜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3-612199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3-6121991,诚邀合作伙伴。

这就是淄博丨银杏不负秋 又是叶黄时

这就是淄博丨银杏不负秋 又是叶黄时

秋意浓,银杏黄。随着近日气温骤降,张店区市府东一街的银杏树迎来了一年中最浪漫的时刻。徜徉街头,银杏的金黄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路过...[详细]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2023-11-07
鲁渝科技协作 野生“黑老虎”淄博安家

鲁渝科技协作 野生“黑老虎”淄博安家

“黑老虎”是什么?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所副所长乔峰指着一个造型很独特的水果说:“这就是‘黑老虎’的果实‘布福娜’”。外形像是一...[详细]
淄博日报 2023-11-07
淄博发布“双十一”关心关爱 “快递小哥”倡议书

淄博发布“双十一”关心关爱 “快递小哥”倡议书

随着“双十一”的来临,“快递小哥”奋战在一线,不辞辛苦,奔波忙碌。11月6日,淄博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共青团淄...[详细]
淄博晚报 2023-11-07
淄博市重点交通项目全速推进 干出加速度 “交”出好答卷

淄博市重点交通项目全速推进 干出加速度 “交”出好答卷

进入四季度,淄博市重点交通项目加速推进。工作人员抓进度、赶工期,掀起冲刺四季度目标热潮。[详细]
淄博晚报 2023-11-06
住在淄博,留住心中的“诗和远方”

住在淄博,留住心中的“诗和远方”

步入金秋时节,淄博——这块延续千年的齐文化土壤,凭借前期烧烤的热度与活力四射的秋天美景奇妙碰撞,成了各地游客心向往之的旅游目的地。...[详细]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3-11-06
全面摸底!淄博高新区农村大集规范提升行动开始了

全面摸底!淄博高新区农村大集规范提升行动开始了

为规范农村大集经营秩序,保障消费安全,创建群众放心安心的消费环境,日前,淄博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成立深化农村大集规范提升和监督管理工作...[详细]
淄博晚报 2023-11-06
这就是淄博丨公园秋色浓

这就是淄博丨公园秋色浓

近日,淄川区留仙湖公园,秋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树木洒落下来,斑驳而温暖。人们在公园中漫步,欣赏美丽的秋景,在五彩斑斓的大自然中感受季...[详细]
淄博日报 2023-11-06
淄博南部山区秋色如彩缎

淄博南部山区秋色如彩缎

[详细]
淄博新闻网 2023-11-0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