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4日讯 人形机器人赛道很火,人工智能这个话题也是热度不减。关于人工智能是否成为学生们 写作业的“神器”,大家也一直在争论。对师生们来说,人工智能能不能用、该怎么用,我们也来听听他们的说法。
将作业拍照上传“人工智能”平台,不到几秒钟,详细的解题步骤便浮现在屏幕上。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时间里,使用人工智能完成作业,成了学生们最热门的话题。特别是在数学、物理等依靠解题步骤判定成绩的学科里,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非常详细,很受学生们的欢迎。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初三4班程昱淇说:“我认为AI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学习,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我们查漏补缺。”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初三1班郭裕峻说:“当我有那种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那种题的时候,我也会使用AI去进行搜寻,去向AI提问,让AI为我答疑解惑。”
然而,这样的行为也引发了教育工作者们的担忧,学生们频繁地向人工智能求索答案,是把双刃剑,很难判断AI是否对学生们有所帮助。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教师夏美芳说:“有的学生习惯于直接从AI获取答案,不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那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就可能会受到影响。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白,AI只是学习的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品。”
也有老师表示,当今社会科技迭代速度远超想象,一味围追堵截、靠家校共管禁止学生们使用人工智能,早已变得不切实际,甚至可能导致自己的学生在复杂知识的求解上,落后于时代。所以,“变堵为疏”,引导学生们合理地使用人工智能,或许是最好的方式。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信息中心主任侯钰说:“这个人工智能软件Chat,然后我们加入了DeepSeek的模块,可以通过告诉它你要修改什么,然后它就会自动给你编程。比如说我要做一个‘单词消消乐’的课件,可以应用到课堂当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它就会给我生成一定的东西。”
在周村一中信息中心,教师正在通过人工智能,开发一个帮助学生们记单词的软件,通过向学生们展示应用人工智能的流程,并在教学中大量应用人工智能得出的成果,引导学生们正确看待人工智能的作用。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信息中心主任侯钰说:“以往我们只需要拿着课本去教就可以了,而我们现在就需要用人工智能结合,我们怎么利用它来为我们所用。 ”
尽管这样的尝试刚刚开始,还很难看到实际效果,但教师们正在尝试通过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了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的种子;同时,通过与学生们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让学生们掌握现代科技的使用方式,让人工智能从抄答案的工具向学习的工具快速转变。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闽涛说:“对于如何来应对这些问题,我们也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甚至是我也直接问过DeepSeek,总的来说,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布置需要学生自主分析的任务,减少对AI的依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再就是合理地使用AI工具,教导学生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AI,做AI的主人,而不是让AI左右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