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日报
2025-06-09 09:05:06
5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临淄区的山东永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聚科技),宽敞明亮的车间内,“清新”的环保氛围扑面而来。中央真空吸料设备高效运转,摒弃了过去“一对一”的低效供料模式,集中为整个车间的注塑机精准供料。设备运行时,几乎听不到嘈杂的轰鸣声,只有轻微且规律的运转声。这里生产的医药包装材料,带着这份“绿色基因”销往全球。
在“双碳”目标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挑战与机遇并存。永聚科技,这家深耕医药包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敏锐抓住了“绿”的脉搏。2024年,企业交出了3.8亿元产值的成绩单,今年,更是瞄准了4.3亿元目标。亮眼的业绩背后,是一场从机器到供应链的“全链条绿色革新”。
生产车间内,安全总监李鸽介绍:“中央真空吸料机引入后,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加上车间LED照明改造,进一步节省了电力。这些改进措施在降低能耗方面效果明显。”这只是“绿色账本”的开篇,企业2024年制定的《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更为关键,每台设备都建立“用能档案”,工程师通过AI算法优化注塑参数,使单位产品耗电量比行业平均水平降低18%,按年产能计算,年省电超百万度。
设备技改让永聚科技尝到了“绿色甜头”,但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更深层次的资源利用瓶颈。要从源头开始,把“绿色”的种子,深埋进每一个环节。
怎么埋?总经理助理赵静揭开了谜底。公司设立绿色采购管理机构,制定含环保材料、低碳工艺等要求的采购标准,将环境责任纳入供应商合作门槛。通过定期审核、分级评估实施分类管理,并开展常态化培训提升供应商节能减排能力,带动上下游构建责任明晰、资源共享的绿色生态链,实现环境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正如总经理郑晓宁所言:“环保不是成本负担,而是核心竞争力。”
走出主车间,三座造型别致的冷却塔映入眼帘。车间外的三座多级过滤混合冷却塔组成了一套节水系统,生产主管形象地称之为工厂的“肾脏”。医疗器械研究室副主任王建磊给记者算了一笔“水账”:“这套装置每年可节约用水2万吨,相当于40个标准泳池的蓄水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被控制在50ppm以下,可直接回用于注塑机冷却系统。”在节水细节上,企业同样精益求精,红外感应水龙头出水量较传统款式减少一半,节水效率有效提升,在保障生产需求的同时,构建起“源头管控——过程优化——循环再生”的全链条节水体系。
在固废管理方面,永聚科技更是下足了功夫。源于对材料的分级精细化利用,企业将品质最优的材料用于药包材料的生产,而低一级的材料则定向销售给有对应需求的厂家,让每一级材料都能在合适的场景中发挥价值,最终达成产品回收利用率100%的目标。
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像齿轮一样,严丝合缝地咬合转动。在谈及绿色转型时,郑晓宁说:“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必须同频共振。”为深化绿色制造内涵,永聚科技实施智能化绿色技改工程。通过设备互联、工艺优化和MES系统集成,降低产品不良率,提升材料利用率。
此外,企业还增加了固废管理系统、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以及NC供应商管理平台等系统平台建设,实现生产能耗实时监测预警、固废资源化路径追踪及供应商环境绩效动态评估,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废弃物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环境足迹闭环管理,为精准减碳与绿色供应链优化提供智慧化支撑。
在“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的交汇点上,永聚科技的实践印证,绿色制造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更能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变革,成为角逐市场的利刃。
记者 胡文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3-612199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3-6121991,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