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节气里的淄博︱立秋: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作者:

2023-08-08 10:35:08

元稹有诗云:“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8月8日,立秋。

接连的闷热,将在这一时刻即扭转。同时,降水、湿度等,也正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秋天还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

节气,就是这么一个精确的东西。它是源于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天凉好个秋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这意味着立秋后很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让人们感觉凉爽。白天温度高,晚上刮凉风,形成了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植物上凝结成了露珠。寒蝉鸣则是指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

夜晚的海岱楼湖面凉风阵阵,引来不少市民纳凉。

其实,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因为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伏。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伏,因此,处暑之后才算基本上告别夏天。同时,民间又流传着“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农谚,那么,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呢?

虽然立秋节气对应的阳历时间,都是每年的8月7日或者8月8日,但对应的农历时间却差别较大,因为闰月的存在,立秋可能在农历六月,也可能在农历七月。民间习俗是,如果在农历六月立秋,那么就是“早立秋”,如果在农历七月立秋那么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二,那么今年算是“早立秋”。按照农谚的说法,那么今年秋天应该是个凉爽的秋天了。

高青天鹅湖国际慢城盛开的荷花。

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尔雅》:“秋为收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说文解字》对“秋”解释:“秋,禾谷熟也。”

立秋前后,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水稻、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可见,立秋节气在农事上也非常关键。

秋思意万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天,的确是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季节。自古文人墨客容易伤春悲秋,留下了不少朗朗上口的诗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既是一位勇猛的将士,亦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年轻时的他,为了填词,即便没有愁绪也要勉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凉好个秋”,看起来有些潇洒、有些戏谑,但实际上却隐藏了其历经世事后更多的不甘与悲凉。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豪气万千的诗人李白,也有崇拜的人。诗中的谢公便是南齐诗人谢朓。在李白诗中,提到谢朓的时候非常之多,特别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到了谢朓常到的地方更令他追怀。

立秋伊始,白天气温仍旧偏高,不少人选择到山水间或溶洞内游览避暑。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写了一个名为《素秋》的故事,描绘了一个世间难得一见的真君子形象。故事大意为,读书人俞慎进京考试,认识了素秋和她的哥哥,三人非常要好,但满怀才华信心的哥哥却因考场落第气愤而死。俞慎将素秋嫁给某甲,但某甲却纨绔无能将其卖与恶人韩荃,抬人途中被素秋用剪纸人的法术逃脱。后来,她躲到一户姓周人家,最终许配周生。俞慎和周公子参加科考,俞慎中了,周落了榜,后来周母去世,忽一日,素秋对俞慎夫人告别,并传授变魔术方法以备兵祸匪灾。后素秋又向俞慎告别,俞慎哭泣苦留不得。

近日,秋意渐浓的聊斋小院迎来众多游客。

《素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素秋身为蠹鱼(隐藏在衣服书籍中的蛀虫)的哥哥,即便有才华也改不了自己科考的命运,一考不中就郁闷而死,可怜、可悲。这是作者结合自身命运感同身受,托蠹鱼之痴抒发自己内心苦闷与悲愤。从故事本身来看,又是一个扼腕叹息的痴情故事。素秋大概爱的只有俞慎,从哥哥临死前的嘱托,到某甲、到周生,他们的出场似乎只是为了完成俞慎对妹妹的心愿,隔了数年,素秋念念不忘关心的,只有俞慎。而从俞慎对素秋的看重和安排上看,他未必对素秋没有情意,只不过他守住了心中的“义”。这一对男女,虽有爱意在心,但他们都在相互尊重成全,始终情深。

秋日学养生

“立”是开始的意思,在这新的节气到来之时,我们的生活起居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适应天气的变化。

立秋之季天高气爽,应开始“早卧早起”,以顺应阳气之收敛。秋季早起后进行锻炼,可促进心脑机能的改善,平衡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秋季穿衣,宜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所谓“秋冻”,通俗地说就是有意识地“冻一冻”。这样,就避免了身热汗出,阴津伤耗。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

此外,由于秋季气候可大致分为初秋湿热和深秋燥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所以此季饮食调养也应留意。初秋暑热未退,在解暑降温的同时,要适当减少冷饮以及寒凉食物的摄入,以防损伤脾胃阳气;针对雨水较多、湿易困脾的气候特点,可多以扁豆、豇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煮粥食用。仲秋以后,气候转凉,人体也常出现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秋燥之象,适当多吃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等,或者进食一些带有酸味的水果,如葡萄、石榴、苹果等,以酸甘化阴。另外,应少吃辛辣的食物,尤忌大辛大热之品,以防加重秋燥。

说到立秋时节的习俗,比较常见的有戴楸叶,寓意保平安;贴秋膘,补充“苦夏”流失的营养;以及咬秋——吃西瓜寓意防病,吃饺子寓意五谷丰登等。

暑气渐退,色彩斑斓的秋季正款款走来,愿我们品秋意,赏秋景,乐在其中,逍遥自在。

记者 耿雪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3-612199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3-6121991,诚邀合作伙伴。

这就是淄博丨水如碧玉山如黛

这就是淄博丨水如碧玉山如黛

8月6日,环境监测人员在太河水库进行水质取样,这里的水质达到水源地I类标准,全省唯一。[详细]
淄博日报 2023-08-08
玩转淄川 “聊斋文化+”旅游线路推荐

玩转淄川 “聊斋文化+”旅游线路推荐

近期,“聊斋热”持续升温,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对聊斋故里——淄川的游览需求,特推出4条“聊斋文化+”旅游线路。[详细]
淄博晚报 2023-08-08
省专家组送来技术指导 助力淄博守好“粮袋子”

省专家组送来技术指导 助力淄博守好“粮袋子”

近日,由省农技推广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武杰带队的专家组一行来淄博市开展玉米大豆生产考察与单产提升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并对淄博的工作给...[详细]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3-08-08
“七夕”将至 马踏湖开启婚姻登记网上预约

“七夕”将至 马踏湖开启婚姻登记网上预约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今年,桓台县“七夕”结婚登记网上预约将于8月11日开启,具体时间为8月11日至8月20日。[详细]
淄博晚报 2023-08-07
淄博携手聊城晋级全国“村BA”总决赛

淄博携手聊城晋级全国“村BA”总决赛

8月6日晚的决赛在代表山东省出战的淄博沂源悦庄镇篮球队和聊城茌平乐平铺镇篮球队之间展开,最终悦庄镇篮球队(白色球衣)以78:82的比分不...[详细]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2023-08-07
淄博市两个旅游服务案例入选省典型名单

淄博市两个旅游服务案例入选省典型名单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日,2023山东省旅游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名单公布,淄博市两项案例入选。[详细]
淄博日报 2023-08-07
从“冬奥”到“大运”淄博国瓷迭代绽放迷人釉色

从“冬奥”到“大运”淄博国瓷迭代绽放迷人釉色

​取“梅子”青色,借“大地”之光。8月3日,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地设计制作“冬奥青”——“河北游礼”的汉青国瓷,以升级版的“汉青...[详细]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2023-08-0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